科学研究

我院举办2017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主题研究生学术论坛
日期:2017.06.05

2017年5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2017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主题研究生学术论坛"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举行。本届论坛以"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竞争力"为主题,在前期筹备过程中,收到了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40余篇论文投稿,论坛当天,近80名全国各高校研究生齐聚一堂,参加了此次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助理彭和平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张茹老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施晓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申素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胡莉芳副教授、詹宏毅副教授、张伟副教授,学院团委书记屈敏超老师等多位嘉宾老师应邀出席。

论坛师生合影

论坛于上午九点准时开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申素平教授为论坛致开幕辞,她首先代表学院向所有出席论坛的师生的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主题"关键词出发,提出对当前教育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思考,并预祝此次论坛圆满成功。

申素平教授致开幕辞

致辞结束,彭和平研究员、张茹书记;施晓光教授、申素平教授;张伟副教授、詹宏毅副教授;屈敏超老师分别为论坛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论文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

一等奖得主与颁奖嘉宾合影

二等奖得主与颁奖嘉宾合影

三等奖得主与颁奖嘉宾合影

优秀奖得主与颁奖嘉宾合影

在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和短暂茶歇之后,论坛继续进行。彭和平研究员作了题为《制度理论教育与国家竞争力》的主题发言,他从制度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出发,阐释了什么是制度,制度的作用等重要概念,并强调高等教育在促进人对制度的设计、执行、理解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彭和平研究员发言

施晓光教授的发言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大学文化重塑》为题,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三个角度反思大学文化的重塑。

施晓光教授发言

在评论互动环节,同学们就国内重点高校文化特色比较 、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制度建设与权力配置的关系等问题与两位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下午,论坛进入获奖者汇报环节,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赵静同学汇报论文《基于SCP模型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切入点,详细分解了SCP模型的要素、特点和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借鉴意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吴秋翔同学汇报论文《高校专项计划影响下的农村学生择校行为研究》,展示不同特点的农村学生在政策影响下的择校过程中的选择问题。胡莉芳副教授从关注人才选拔和培养的角度对汇报论文进行点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赵静同学汇报

中国人民大学吴秋翔同学汇报

胡莉芳副教授点评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武建鑫同学汇报论文《全球顶尖年轻大学的学科布局及其战略选择——兼论后发型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制度空间》,对案例学校的学科布局、学科发展模式、学科特色、学科绩效进行分析,并提出借鉴策略。来自北京大学的李潇潇同学汇报论文《当代大学的转型及其内在秩序的重构》,从市场、政府、公众等多方面分析大学发展的新情景,以及在这种情境中大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刘佳辰同学汇报论文《出国读研对就业起薪的影响极其机制》,从教育投资创造人力资本的视角分析出国读研与就业起薪之关系。张伟副教授从理论、视角和结构创新上对汇报论文进行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武建鑫同学汇报

北京大学李潇潇同学汇报

中国人民大学刘佳辰同学汇报

张伟副教授点评

本届论坛还设了"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两个分论坛,同学们就个人兴趣前往分论坛学习交流,大家各抒己见,讨论气氛活跃,讨论现场十分热烈。

主论坛现场

"学科专业建设"分论坛

"教师专业发展"分论坛

观众提问交流

观众提问交流

观众提问交流

观众提问交流

下午六时许,随着分论坛的汇报讨论逐渐结束,2017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主题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落下帷幕。

2017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主题研究生学术论坛与2016年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一脉相承,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论坛旨在为全国高校研究生提供教育主题的对话平台,激发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开阔学术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