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九个坚持’重要论述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召开
日期:2020.01.13

2020年01月05日下午,由我校教育学院刘复兴教授主持的2019年度北京市社科基金暨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九个坚持’重要论述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325会议室举行。

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理论研究部许星主任与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邓友超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教授,中国教育电视台原党委书记张剑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总编辑唐景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阎凤桥教授等七位校内外评审专家应邀出席论证会。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张晓京研究员、周光礼教授、顾昭明教授、檀慧玲博士及课题组其他成员参加了会议。

许星主任代表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致辞。他对我校承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表示祝贺,并提出课题研究可以从更宏观的视角展开,强调要注重研究成果的深度和价值,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

秦宣教授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了论证会议。课题负责人刘复兴教授与各子课题负责人代表课题组对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计划、取得的主要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向专家组进行了汇报。刘复兴教授提出,教育“九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结合教育“九个坚持”提出的历史背景、当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关于教育本质与作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创新与发展,深入论述教育“九个坚持”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逻辑,全面揭示“九个坚持”所蕴含的科学内涵,系统阐释“九个坚持”的历史逻辑、理论创新和时代价值。

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和研究思路,并在评议环节从项目研究的定位与目标、具体研究方法改进、研究的可操作性等方面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马陆亭研究员指出,研究一方面要体现理论性,深入浅出地将理论梳理清楚,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历史考证的内容,并用多样化的形式展现研究的外部社会价值。

邓友超研究员建议,应进一步明确课题目标。本课题的核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应当定位为综合性研究,体现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的综合、教育研究和经济社会研究的综合、“九个坚持”理论自身的综合。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大教育”,面向未来,坚持思想落实的研究。

王树荫教授提出,研究过程中要跟踪这两年最新信息以及教育方针的变化,注意课题题目的定性、定位问题,抓住研究目标重点,坚持问题导向。

张剑研究员认为,本课题不是教育研究的母版,也不是模板,更不是现有研究的再版,要关注和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做足创新,在研究中注意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结合、党的教育理论创新和学术界关注问题的结合、理论阐释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结合。

唐景莉总编辑指出,此课题是政治性和学术性相结合的研究,体现了政治高度,可以结合当前教育面临的问题和短板,加强系统梳理、历史梳理,并与教育“九个坚持”提出后的文件、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展开研究。

阎凤桥教授认为,用学术研究政治问题是很大的挑战,要做好这个课题,应当更加关注宏观层面的问题。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前苏联模式三股影响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在历史维度中展开探索和研究。

专家组组长秦宣教授作总结发言,提出项目研究应从国家层面思考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的真正目的,从北京市立项层面思考最终成果,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层面思考项目研究对学院整体发展规划有什么意义。秦宣教授建议课题组把握有利时机,做前瞻性研究,呈现多样化的研究成果。

刘复兴教授代表课题组成员感谢各位领导的支持和各位专家提出的建议,表示一定会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充分吸取专家们的建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课题任务。

开题论证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