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战略与前沿问题学术恳谈会成功召开
日期:2021.07.14

2021年7月9日上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战略与前沿问题学术恳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325会议室召开。本次恳谈会由《教育研究》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学习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教育研究》选题与组稿重点方向、面向党的二十大的教育战略与前沿问题等开展深入讨论。恳谈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申素平教授主持。《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邓友超研究员、《教育文摘周报》执行主编马延伟副研究员等一行八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复兴教授,校长助理、基础教育处处长翟小宁教授,副院长李立国教授、胡莉芳教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崔盛副教授等二十多位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申素平教授和邓友超研究员分别介绍了与会的教育学院教师代表及《教育研究》杂志社代表。

刘复兴教授在欢迎辞中表示,这是《教育研究》杂志社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开展学术交流,他代表学院对《教育研究》杂志社邓友超主编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教育研究》杂志社长期以来对教育学院发展、学科建设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他希望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同《教育研究》杂志社在教育研究、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创新发展研究等方面有更全面、更深入的合作,期待两家单位携手,共同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贡献。

邓友超研究员从“我们为什么来人大”这一问题出发致辞。他提出了三个理由:一是为“自豪感”而来,一方面是本次恳谈会将共同学习习总书记“七一”讲话重要精神,另一方面是两家单位拥有共同的红色基因,可以更加激发我们的自豪感。二是为“感恩情”而来,他指出,作为教育学人要感恩教育学科,1950年至1952年,人民大学以苏联为师的过程中举办了教育研究班,现在人们所熟知的许多教育学科的老先生是在那个时代从人大走出的,另一层是感谢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团队对杂志社二次文献转载作出的贡献。三是为“责任心”而来,他强调,教育学科有发展成就,同时也有进步空间,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要团结学术界推动教育学科、教育学刊物的发展。此外,他表示,明年将要召开党的二十大,他将会提前研究二十大会对未来五年的教育发展提出怎样的战略。

致辞环节结束后,刘复兴院长作为代表对学院近年来及未来的几个研究主题进行概要介绍。他首先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科、教育学院的发展历史,指出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科最早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陕北公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们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在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大成立后,共产党的大学冒着炮火东进到河北保定阜平开展敌后办学,当时的华北联大就成立了教育系;后变为师范部,又于1940年改为教育学院,院长为成仿吾。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华北联大其他教学单位都疏散或分配到其他地方,唯独教育学院仍坚持在边区继续办学。1948年,华北联大和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设教育系。1950年命名组建成为今天的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教育学教研室,王焕勋任教研室主任。顾明远、潘懋元、黄济、瞿葆奎、王逢贤、王道俊、王策三等当代教育学界的大先生都曾参与当时人大教育学教研室主办的苏联凯洛夫教育学训练班与新中国第一届教育学硕士班。今年是教育学院建院十周年,这个“红色的教育学院”可以被形容为“老树新芽”,这也特别加深了他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刘复兴紧接着介绍了近年来教育学院教师主要研究的十个领域,即中国特色的教育政策与法律体系研究、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研究、乡村教育振兴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算法教育学研究、党的一百年教育学科史、教育机构制度史研究、教育强国战略研究。他着重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征程上的第一个党的代表大会,“教育如何服务实现现代化、如何服务建设现代化强国”是教育学需要思考和研究的战略问题,“教育如何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可能会成为党的二十大教育战略部署的主题。

随后,参与会议的教育学院教师依次介绍了自己关注的研究领域及未来研究方向,其中包含了许多现实性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老师们的发言激起与会专家学者的深度交流与热烈讨论。

翟小宁教授以个人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为出发点,简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的三个真理、当前教育发展中关注的三个重点以及作为教授所关注的数字化时代的未来教育发展问题。他强调让科技为教育赋能,以实现教育的根本性变化。

李立国教授从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出发,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办学精神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在人均GDP提升、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结构性变革问题,提出了高等教育怎样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培养创新人才问题。

雷雳教授主要介绍了他所关注的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问题。他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网络建构的虚拟空间已经成为人的社会化发展中的另外一个平台,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网络空间的视觉匿名、空间穿越、时序弹性、地位平等、身份可塑、多重社交、存档可查等八个特点。最后,他提出了互联网与个体发展、互联网与人际互动、互联网与团体、互联网与文化、健康上网等现实关切问题。

张东辉教授介绍了她所研究的教育文化与社会领域相关情况,特别关注了中国教育改革中文化价值变迁及弱势群体研究,并期待用质性研究方法与学校民族志勾勒学校内部运行现状。她目前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内地民族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研究,力图对接中央教育政策与方略。

胡莉芳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领域研究,尤其围绕大学课程、研究生培养模式展开系统地研究,同时她介绍了近期承担的中国共产党妇女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并对未来研究计划进行了展望。

崔盛副教授首先感谢《教育研究》的系列专题对读者把握教育前沿问题的帮助,接着从自己的研究领域阐述了对高等教育普及化后高校招生改革的思考。最后,他还结合学院学生参加“七一”重大活动的鲜活实例,探讨了新时代学生发展等相关问题。

罗云副教授、张伟副教授、严平副教授、詹宏毅副教授、潘昆峰副教授分别从自身的研究兴趣点入手,结合当前个人项目推进情况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说明与展望。青年教师叶阳永、谢梦、胡翔也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及未来规划进行了分享。期间,与会专家围绕教育学院教师们分享的观点,就学习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面向党的二十大教育战略与前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最后,邓友超研究员作总结讲话。他首先表示,参与本次恳谈会,他最大的感受是不虚此行,深切感受了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团队的使命与能力,人大教育学院教师研究领域广而全,学院统筹研究能力强,同时又为教师自由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同时,他介绍了《教育研究》杂志未来发展三个思路,即更高质量的顶级期刊、更加开放的办刊格局、更高标准的自身建设。他着重回应了学院教师关心的几个问题,并介绍了《教育研究》杂志的发展现状与研究重点方向。他指出,《教育研究》较为注重知识积累,始终坚持知识导向。对于论文发表的相关问题,他强调,杂志社长期以来坚持同行评议与“五审四校两讨论”原则。近年来,杂志加强了专题策划,力图通过现实问题促进基本理论创新;提高期刊征稿选题要点与发文内容之间的联系,推动期刊年度报告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当前,面对作者迭代的现实情况,《教育研究》正在通过“80后教育学人沙龙”积极寻找下一代教育研究核心作者,确保学科研究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面向二十大,邓友超研究员介绍了《教育研究》未来的重点选题方向。他指出,二十大是第二个百年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要在三个党代会周期内,即2035年之前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最为关键的研究出发点。在第一个五年进程中,随着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形成、人口结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研究也要形成新格局,具体而言有以下六个重点研究方向:一是如何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特别是在劳动教育加入后教育方针的落实问题,及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新构造问题。二是在双循环的新格局下,教育对外开放的前提发生改变,从“学国外经验”变为“贡献中国方案”,人才培养体系目标也发生变化,需要构建自立自强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做出相应变革。三是由于人口与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新型城镇化对教育布局产生重大影响,教育人口流动逻辑、流动背景下的学校布局问题变得格外重要,要把握好都市圈和县城两个重要抓手。四是关注科技给教育带来的重大变化,探索混合式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的可能,努力实现理论突破。五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关注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后的泡沫问题,厘清未来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六是重视区域教育结构变化下,如何突破倾斜帮扶的外生手段,形成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邓友超研究员总结道,近年来教育研究范式、方法本身在经历转向。一是循证转向,越来越注重循证研究,教育学研究者应该努力用最佳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二是具身转向,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中越来越强调学生个体的实际感受和过程性体验。三是空间转向,教育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空间感,强调案例、实例,未来应该更加聚焦我国某一具体空间进行深度挖掘。

最后,他表示,希望《教育研究》杂志社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能够将学术交流制度化、经常化、专业化,并祝愿教育学院建院十周年生日快乐,祝愿各位老师取得更好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