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教育学院举办“中国式现代化——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学术论坛
日期:2022.12.14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2月10日上午,教育学院通过腾讯会议举办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题的学术论坛。本次论坛由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崔盛主持,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晓京、校友代表和师生代表参与此次活动。

论坛伊始,崔盛对与会的领导、教师和校友们表示了热切欢迎与感谢。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强调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对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了丰富系统的阐述。教育学院有幸依托校友会平台,以学术论坛的形式同校友以及师生就“中国式现代化——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展开学术研讨。

河北北方学院副校长任亮教授以“探索人才培育多元路径,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主题进行分享,提出现代化人才建设需要立足新发展、贯彻新理念、建设新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注重人才体系具体工程实施,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与关键技术攻关,把握教育规律,强化实施人才战略信心决心,关注人才自主培养潜能,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探索人才培养的多元路径。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武建鑫教授表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学学科建设要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聚焦本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结合,打造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基于对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发展阶段的分析,他提出要扎根中国本土历史制度文化、基于国家学科制度与高校自主建设、关注中国大学学科评价的主体性标准、切实促进学科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李森教授围绕“青少年抑郁的防治:家庭-自我-同伴的视角”主题展开介绍,说明青少年的童年情感忽视与青少年抑郁成正相关,并且会产生自我非适应认知,此外,友谊质量与情感忽视存在交互作用。她提出,青少年的抑郁防治工作需要家长注意负面情感影响、防止青少年不良自我认知,抑郁干预中要注重同伴友谊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李立国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大学的文化自觉”,分享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探讨了中国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发展走向现代化,以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高等教育应该做出哪些贡献。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他认为我们既要借鉴西方和前苏联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又要基于中国历史文化特点,塑造属于中国的独特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同时要不断深化对发展内涵的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杭以“充分发挥高校在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的应用作用”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辨析了现代化的概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认为教育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深入推进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教育供给质量。他认为,实现自立自强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大决策,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高校应发挥三大关键性作用,而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亟需深化高校内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2020级博士生公钦正围绕“从科学主义到建构主义: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评价的规训隐忧与范式突破”展开汇报。他分析了交叉学科深入知识核心层面的特点,以权力技术和科技主义切入讨论学科规训视角下传统学科的人才评价,提出传统学科人才评价引发了交叉学科评价发展的规训隐忧,并从政治技术、建构主义和协商性评估等三个方面提出评价本质再思考与交叉学科人才评价的范式突破。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2020级博士生曹宇新作主题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的汇报。她分析了我国教材体系建设的经验与现状,探讨了新时代教材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提出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方向、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教材体系,通过顶层设计加强教材体系的有机衔接,并推动教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最后,张晓京总结指出,学术立院是我们的共同追求。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所有教育科学研究者共同努力。我院相当一批校友工作在高等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年度学术论坛作为一个平台,将教师、学生、校友有效连接起来,构建教育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关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这有利于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推动改革实践。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涉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本次论坛中各位学者从各个角度所做的分享为学术交流碰撞出了灿烂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