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午,张晓京思政创新工作室主办的“和张老师一起读书吧”系列读书会通过腾讯会议顺利举行。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学者、《“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一书的作者程猛,应邀做主题讲座:底层文化资本及其教育意蕴。本次讲座由教育学院青年教师吴秋翔主持,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晓京、副教授罗云参与对谈,校内外近300名师生在线参与。
程猛老师首先从对“底层文化资本”概念的批评说起,引入本次讲座的主题。如认为底层文化资本过分关注少数成功者、指责失败者,或是暗含肯定底层子弟的不利地位,也有研究者指出底层与文化资本的概念不相容、失败归因于个人、试图用多元主义解决二元分化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程猛老师指出,这些批评是当时自己研究时没有想到的,给自己深入思考和再理解的空间与机会,并且认为有不同的学术声音是好事,做学术特别需要不同的声音,激活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这样的争鸣十分有意义,即便是有些误解也具有价值,回顾研究留下来哪些问题,与未来乡村教育有何关联。
接着,程猛老师从底层文化资本概念的提出、创造性视野下的暗面、底层文化资本的近景远景三个方面,结合自身的研究经历分享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是底层文化资本概念的提出方面。程猛老师结合从“个人困扰与社会议题”方面,结合个人研究历程与理论学术关注,展现了如何聚焦研究、真正把握问题的求索历程。结合“寒门再难出贵子”引发的社会持续讨论的背景,程猛老师从布尔迪厄再生产理论出发,认为农村孩子处于缺乏文化资本的状态,他们只有弥补了原本缺失的文化资本才能取得高学业成就。但如此解释无法逃脱文化缺陷论的阴影,这让他体会到了深切的“刺痛感”,一种有情绪的、模糊的感觉意味引导着他关注自身的关切,将研究不断走向深化。
接着程猛老师回顾了再生产理论脉络,认为“剩余性观念”有助于发现理论中存在的内在张力说法拥有创造新现实的潜力。作为布尔迪厄的追随者,拉鲁与伯恩斯坦提出了协同培养、语言编码的概念,但同时拉鲁与伯恩斯坦理论中存在不一致的概念,尤其对工人阶级子弟一定程度的肯定,无疑发掘了文化再生产理论潜藏的理论缝隙。再生产理论认为,文化资本仅被视为一种多和少的区分,均质化地分布在各个阶层中。而对于具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个体来说,这很有可能是不同质的情况。程猛老师据此提出他的质疑:那些高成就的社会底层子弟是弥补了文化资本,还是拥有不同于他们的文化资本?
通过反思前期研究中的自传材料,综合有关高学业成就的学术解释,程猛老师发现:底层子弟取得高学业成就是因为他们有独特性质的文化资本,与中产家庭的孩子一样,他们同样背着书包上学,但不同的是他们身负不同家庭经验,背着的不是同一个书包。
“有”文化资本的过程在博士论文中得到了回答,底层文化资本是一柄双刃剑,为底层子弟提供了先赋性动力与道德化思维模式,结合了学校化的心性品质,让他们变得动力极强、心理压力极大,也揭示了社会结构的诸多限制,看到了底层文化脆弱而不利的现实。
第二部分是创造性视野下的暗面。程猛老师从与威利斯结缘回忆到,《学做工》中生动地展现了工人阶级子弟中的“家伙们”因生产“反学校文化”而继承父业,但书中“循规生”作为陪衬的文体描述则引起了心里的质疑,由此看到了相互冲突的理论抱负。自己也因此从最开始的依葫芦画瓢学习《学做工》,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批评、迷茫困惑后,最终将视野锁定在“读书的料”这部分最感同身受的人群,并提出了关注他们的文化生产过程、以及这种跨文化生产的意外后果两个问题。
文化生产存在这暗面。首先,底层文化资本可能内隐着一个文化生产过程,先赋性动力、道德化思维、学校化的心性品质共同促成了底层子弟的学业成就,在与一个本没有自己位置的世界撞击中寻求着可能,在求学生产、创造着文化资本。另一方面,读书的料在“循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富有创造性的文化生产,但他们是在负重前行而非常规概念中的天赋异禀。高学业成就的农家子弟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地位群体,其文化生产是脆弱的,残酷、漫长、随时可能掉队的现实,让他们背负了强烈的刺激与苦痛,那些被埋没的读书的料却用一生背负了制度之重。跨越城乡边界的社会流动承载了结构性的病变,与其说是个人成就,不如说是社会成就。
第三部分是底层文化资本的近景和远景。在近景部分,程猛老师首先做了学理上的回应,对先赋性动力、道德化思维等是否是文化资本进行回应,认为文化资本概念是解释不同社会阶层儿童获得学业成就的假说,与场域相关的惯习概念具有通道的作用,同时语言又是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存在,因此用底层子弟的情感、生活和生命历程赋予文化资本新的意涵。接着对“理论稻草人批评”进行辨析,指出底层子弟的高学业成就同时受制于底层的客观经济条件,但又受益于主观意向状态的创造性力量。
在事理的回应方面,指出底层子弟实现结构的逃逸更加凸显了结构的不公平不公正,他们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苦痛和刺激,肩负着城乡二元结构的重量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让人们看到缓释苦难的可能性,从而构建一种尊重的环境,看见每一种力量和意义,尊重每一种文化和经验。
在远景部分,程猛老师认为底层文化资本不能简单用于量化,而是主张要从中提供意向状态和一种理解,传递一种对特定人生历程的文化解释。其教育意蕴首先在于尊重个体文化经验的教育意义,学校应勇于开创一个师生共享的意义世界,让他们勇敢地直面自己的人生;同时也应给予适切支持,保护自尊、缓解道德化思维的心理压力等,尤其是教师的关注关照;也呼吁我们看到文化的独特价值,通过自我赋能化解跨越城乡边界的道德风险,而不是文化多元主义解决阶层不平等问题。同时程猛老师最后也提到,好的故事能引发人的思考,也希望底层文化资本概念能够不断得到新的理解和阐释,带来更丰富的启发。
交流提问环节,程猛老师与在线师生热情交流。
罗云老师认为讲座十分精彩,从研究何以而来的历程分析为大家展现了深厚的理论修养和个人敏锐感知的治学之道。同时就“读书的料”的筛选过程、底层文化资本的激发、丰厚文化资本的学业失败者提出了交流看法,同时也指出当前理论应用存在的适用性问题。程猛老师回应,更多关注循规生的文化生产,而“读书的料”对他们而言具有不同的命运感;同时底层文化资本十分脆弱、破碎和断裂;中产阶层子弟具有更强韧性,但同样不可忽视的也是代际间的断裂从而产生阶层的翻转;底层文化资本概念属于“过渡性”概念,更好的本土概念值得深入探索。
张晓京老师从作为研究者和教师的程猛两面深入交流了感触,认为好的教育研究应当关注人、情境、事物,教育研究者既要具备理性和冷静,也应从情感的激荡中形成“问题意识”,因为,教育研究关注的是人。同时,她指出,程猛的讲座不仅系统梳理了自己的研究过程,呈现了研究结论,更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研究中所参考的大量海外研究成果。从这个主题的研究而言,理论解释的框架依然主要来自西方,这让我们反思,来自西方的理论对教育现象中的“中国情境”、“中国问题”的适用性和解释力。她指出,讲座中程猛已经向我们展现了他对理论的深入反思,希望未来他能和更多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在对本土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加具有特色的、对中国问题更具解释力的理论工具。作为教师的程猛,为我们展现了他对不同群体学生发展的深层关照。她指出,教师应当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改变,应主动深刻反思自身教育行为对学生选择的影响,做到“有教无类”、平等包容、理解支持并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讲,教师要有“仁爱之心”,有爱才有责任,而形成发自内心的对学生无差别的“仁爱”对所有教师而言,都是一场持续其职业生涯的修炼。对于张晓京老师的回应,程猛老师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在不同层面进行努力,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强调文化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每一个人的努力都不应受到轻视,做研究中最感动的是看到成长的复杂性、理解这种复杂性。教育应当创造的社会不是优胜者和只想着出人头地的人的社会,而是大家能够努力找到合适的位置,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当前使青年人病态适应的环境迫切需要改变,教育工作者应首先推动这一改变。
此外,针对评论区同学们热烈的讨论,程猛老师也一一做出了热情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