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论坛于11月1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儿童早期发展相关人员高度评价会议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强化专业人员培养、保障托育服务质量”的展望。全国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60多位科研人员、托育主管部门、专业院校及行业协会人员齐聚国学馆,以“理念、实践、标准、引领”为主题进行学术对话与实践交流。
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家庭处处长陈晨、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职业技能资格处处长李志敏、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天山、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刘兰明、山东省济宁市托育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一级巡视员陈颖、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刘甡出席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校教育学院院长周光礼主持开幕式。
刘甡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从数量压力到结构调整的重要转折期,“一老一小”问题成为未来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决定因素。由于托育服务起步较晚,目前存在人才资质标准不一、学历教育课程设置标准缺乏、培育体系尚未形成等难题有待破解。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坚持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面向国家和社会需要,自2019年以来持续关注托育问题,并将继续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为加快建设我国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大力培养托育专业人才,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贡献一份力量。
本次会议共分4个板块,“多方协同落实’幼有所育’的机制创新及政策支持”板块由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陈星达主持。
陈晨受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杨文庄司长委托首先向关心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和托育服务工作,明确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作为积极生育支持的重要措施之一。简要回顾延安托儿所到新中国成立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单位办托的历史,指出这50年办托性质为供给主体单一的福利性服务、内容以安全照护为主。经过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2019年以来的托育服务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在机构内由专业人员向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独立照料、看护、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新时代特点。围绕建立健全托育服务科学管理体制核心,从强化顶层设计、强化经费支持、强化标准规范、强化引领示范、强化医育结合等5个方面介绍近年国家托育事业的进展情况,强调托育人才队伍建设是托育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此,职业教育肩负重要职责,应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材资源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等多个维度强化托育专业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李志敏简要但全面地解读了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介绍近十年取消减少及建立发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建立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打通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新通道等制度演变过程。表示未来会积极配合卫健委等相关部门,通过发布托育服务相关新职业、制定相关资格及标准等工作,为促进托育人才培养、培训、评价发挥基础性、指导性作用。
曾天山以“幼有所育托举民族未来”为题,强调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紧迫性,指出当前师资资源存在严重不足的难题,解决之道在于卫健部门、人社部门、教育部门协同合作,遵循教育培训一体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解决托育人才培养与供给问题。
陈颖介绍了济宁市在落实国家托育服务政策的典型特色做法,指出“济宁现象”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首先得益于政府主动作为,创造性地提出了国企办托的新路径,通过明确国企办托法理依据,打造托育产业智慧平台、建立标准和监督机制,在解决人口出生问题的同时,又能够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
接下来的“人才培养引领托育服务品质提升”板块,由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郭沙主持。
刘兰明做了题为“早教师资不足会直接影响托育服务质量”的主题报告,指出当前托育机构必须既托又育、早教师资是教育的主力、早教师资培养目前严重不足,建议在强化婴幼儿托育服务和管理专业建设的同时,通过增设早教专业教师资格证、增加职教本科早教专业等方式,助力托育服务品质的整体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严平的发言题目为“托育专业人才培养核心课程建设与质量保障”。将专业人才定义为“负责从出生到上小学之前的,包括育婴、保育、保健、安全和学习、教育在内的,具有高度专业性和责任心的人员”,即“确保生命健康及情绪安定、饮食营养、安全保健,耐心回应任何需求,体验过程中赋予学习机会,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促进家庭养育,同时承担社区育儿中心的社会职能”。指出讲足讲好核心课程,切实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监督是今后优化托育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
全国卫生健康行业指导委员会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钟杏梅聚焦“产教融合下的托育人才培养”问题,透过托育机构的视角关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具体要求,通过建立全国托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做深做实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开展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寻求国际化发展等方式引领托育相关职业院校,推动我国托育行业实现快速优质发展。
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杨彩霞表示,托育机构《国家质量评估标准》已经出台,对于今后托育机构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介绍了研制思路和预评估的过程,从7个维度对标准进行解读,指出未来托育机构质量评估的发展方向,引起会场一片轰动。
下午开始的产教融合校长圆桌论坛“教育强国建设与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板块由云南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李慧勤主持,陈星达、郭沙、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王汝志、天津职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昆、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学院院长吴慧、北京社会管理学院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院长成彦、淄博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董君、北京市商业学校党委书记邢连欣、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公共基础系主任张婷以及托育机构代表全优加董事长孙伟文参加了讨论。
主持人对参与的9所院校进行了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了中高职一体化、资源和装备共建共享体系、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共同体有效协同、卫生健康行业用人需求与院校人才培养、国企推进校企合作及大湾区技能人才培养联盟运行机制等当前现代服务业产教融合方面的代表性问题。
院校代表分享了各自就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精神,聚焦通过产教融合提升托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分别进行了回应与分享。孙伟文则形容院校培养标准与机构岗位标准之间存在的“最后一公里”差距,强调龙头企业应该带头承担校企合作重任,与院校一起完成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工作。
主持人对与谈人的发言进行点评,认为分享有亮点、有特色,就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托育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同时期待院校进一步加快建设托育、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专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讨论结束时,与谈人员分别表达了对现代服务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美好期望,赢得了现场参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主办单位策划“托育理念、实践、标准、引领”板块由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春晖主持。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副院长熊伟做“托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的分享,指出早期儿童发展与教育专业集群的核心内容是保教一体化,这是基于婴幼儿发展连续性的科学依据,因此人才培养的未来趋势应该是保教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儿童早期发展不同类型机构的多种需求。
贝思优托育CEO章苗苗分享的题目是“多元普惠与专业优质:公建民营托育园的实践与思考”,强调“公建、民营多元普惠的模式是专业托育的优质底色”,遵循“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基本逻辑,通过降低固定成本、让机构的运行成本相对恒定,奠定托育机构整体运营专业优质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周详做了题为“职业院校依法治校的法律问题与风险管控”的分享,提示院校应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留意产教融合过程中的教材课程产权问题,尤其是托育行业存在的技术技能产权问题,同时做好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管控,以期体系化完善高校的依法治校工作。
木易堂设计CEO杨沛在“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经验与启示”中,透过设计师的视角,从选址、功能规划、空间设计、深化设计、后续服务等流程的角度勾勒了托育中心的标准化建设问题,并列举了国企举办、社区办托、院校办托、街道办托等不同形式的各地综合托育服务中心建设的具体案例。
最后,严平做了总结发言,聚焦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国家托育政策主导及协同部门、理论研究及实践层面齐聚一堂,与包括技工技师院校在内的托育专业建设院校共议人才培养核心议题,初步形成“强化专业人员培养、保障托育服务质量”的原则共识。
本次论坛由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另有来自全国500余所院校及机构的近万人通过线上方式参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