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视点

刘复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日期:2023.02.22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加快建设适应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位一体”布局需要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 ;教育强国 ;人力资本 ;高质量教育体系 ;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当前以及未来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一个核心问题,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则是其中的关键领域,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不懈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特别是做好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工作。

一、建设适应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位一体”布局需要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一个适应制造业大国人才战略需求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但这样一个教育体系还不能够适应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需要。教育质量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还比较突出,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教育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的相互协同、配合、支撑也存在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为适应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我们谋划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面向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背景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技术革命导致了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的趋势性变化,这些重大结构性变化对教育结构体系产生重要影响,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把握教育结构体系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关系,反映新技术对不同行业在技术结构、人才结构方面的未来需求及发展趋势。必须瞄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现代化的核心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首先就要建设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核心是解决人才问题。“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是我们必须回答清楚的问题。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教育体系改革创新。重点关注立德树人、培养创新人才、科技自立自强等重大问题,要实现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必须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解决与之相关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必须针对薄弱环节、面向关键领域做好政策安排与制度创新,必须为满足重大需求、为建构重大支撑保障做好政策安排与制度创新。

二、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基础上,探索实施优先发展高等教育战略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国家与社会全面现代化之前往往首先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综合各种预测,在2030年之前我国GDP总量将大概率超过美国,将会提前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就要从目前的位于世界中上行列转变为达到和超过高收入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水平。为应对提前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面临的挑战,在谋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力争在2030年之前提前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新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还面临许多重大困难。一是教育发展的核心指标与高收入国家、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如人均受教育年限偏低,2021年我国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9年,明显低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这四个国家在2018年就分别已达到14.1、13.4、13.0和11.4年;再如高等教育发展还很不充分,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7.8%,高收入国家一般达到了76.8%,相比之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教育体系还存在若干短板,存在若干薄弱环节,需要面向关键领域、面向重大需求、面向重大支撑构建教育体系。三是需要在教育现代化指标中融入“中国式”元素,构建并逐步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可比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指标体系。

探索实施两个优先发展战略。未来5—10年,需要我们抓紧布局,前瞻布局,主动布局,弥合教育现代化方面核心数据差距,补足教育体系短板,彰显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尽快制定新时代新的教育中长期改革创新规划纲要,探索实施两个优先战略。在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基础上实施优先发展高等教育战略,把高等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突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地位,显著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以显著提升我国高端人才的规模与质量。

以高等教育为核心推进“新三教统筹”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新要求。这一要求被人们称为“新三教统筹”,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一个重点。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中,高等教育是连接与支撑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的关键和枢纽。推进“新三教统筹”,需要以高等教育优先发展为核心统筹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设计新型“新三教统筹”教育制度体系,系统谋划推进学制改革,并进一步推动实现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以教育数字化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与重要特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立于世界教育潮头的难得契机,也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新赛道新优势,需要我们把教育数字化作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有力抓手,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系统开展数字化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虚心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快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前沿科技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力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教育体系,全力打造数字化教育的中国思想、中国理念与中国方案。

三、紧紧抓住人力资本这个核心,加大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制定并实施新时代新的国家人才战略

人才问题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根本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反复强调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性,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并高瞻远瞩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的重要论断。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靠人才、靠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对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具有深刻意义。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期,必须把创新能力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关键能力,培养出一大批实践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高水平人力资本总体规模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15.83%。高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前沿科技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一个重大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高端创新人才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如目前中国芯片的人才缺口大概在30万人;研发人员数量以全职研究人员/百万人口计算,我国为1307.1人/百万人口,仅位居全球第48位;千人注册研究生只有2人,远低于美国千人注册研究生9人以上以及德国和韩国的5—7人的研究生存量和规模。二是在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半导体和自主系统等领域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卡脖子”,对我们进行愈演愈烈的人才围堵。三是国家的人才创新潜力不足,在《2021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2021 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Index)中,我国排名第37位;创新投入的制度维度上,排第62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四是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进展缓慢,短板十分明显。

当前,与改革开放初期一样,我们又进入一个人力资本开发的关键历史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人才断层与人才短缺问题,我们通过恢复高考,大规模向国外派出留学生,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有效解决了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问题。新时代新征程,无论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还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才问题特别是高端人才问题又一次凸显出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人才围堵正在加强,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对中国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教育战线必须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聚焦高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尽快解决与“卡脖子”技术相关的人才培养与国家亟需战略方向上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

需要前瞻性制定并实施助力我国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人才战略规划。主动把教育创新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发挥教育创新在知识创新、人才创新与文化创新方面的纽带作用,特别是要面向建设科技强国与现代化强国,前瞻性地统筹制定并实施助力我国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时代人才战略规划。

需要显著提高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要系统实施学制改革,比如逐步实施12年或13年义务教育,建立中国特色0~3岁婴幼托育系统,面向社会处境不利群体逐步探索试行高等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力争在2030年主要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与综合素质达到或者超过高收入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需要尽快解决“卡脖子”“卡脑子”领域科技人才培养与国家亟需战略方向上的人才培养问题。我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探索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系统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前瞻性地布局解决“卡脖子”“卡脑子”领域人才培养问题。

四、教育规模与结构需要根据人口规模与结构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前瞻性调整

我国人口规模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是适龄儿童群体显著缩小。2020年总和生育率1.3,已经明显低于人口安全控制线,新出生人口大幅下降。教育供给总量过剩问题将会在部分地区逐步显现。二是随着我国正从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人口数量红利正在消失,劳动力成本正在大幅上升。实现基于创新和附加值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也要从过去以规模化、标准化为特点的发展模式向以多样化、个性化为特点的发展模式转变。三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剧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难度与复杂性。人口流出地既有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人口流入地容易造成教育拥挤现象。人口流动的不确定性给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提出了重大挑战。四是深度老龄化加速到来。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老年教育的需求大幅增加。这些都需要对教育的规模与结构进行前瞻性调整。

需要精准施策,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全面有效推进教育结构调整与改革。一是尽快推动教育模式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助力我国社会经济向人口质量红利、制度红利、创新红利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需要有效回应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差异化诉求,需要特别关注新时代教育公平的新问题、新表现。二是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机制,开展定向培训、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减税降负鼓励企业提供在职培训,提高一线产业工人、农民通用性文化知识和技能素养。三是既注重引领和激励需求的产生,实施需求侧改革,又根据新的需求增长点,实施供给侧改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大国。需要以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为主要发力点,实施有效回应国家战略需求与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的教育供给侧改革。纵向上加大对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的两端即“一老一小”教育的支持力度,横向上加大对社会教育、校外教育、干部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的支持力度。

五、加快建立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优先发展的新型教育财政保障体系

当前,支撑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优先发展的新型教育财政保障体系尚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是财政性教育投入还难以支撑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一般认为,要支撑教育现代化,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至少为6%。世界银行2017年的数据显示,各国财政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4.53%,发达国家则接近或者超过6%。。2020年,我国总体教育投入占GDP比例为5.22%,其中财政性经费投入为4.22%,与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二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与金字塔状的资源分配模式难以支撑高质量达成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偏低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解决。

上述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十四五”时期,在民族复兴的攻坚期、窗口期、关键期,探索建立新型教育财政制度,加快、显著扩大财政性教育投入。一是探索建立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优先发展的新型教育财政制度。创新改革“以县为主”“分灶吃饭”的基础教育财政体制,探索建立由中央政府与省级财政统筹、区县为主管理、各级政府责任明确的中国特色新型区域化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保障制度以及更加精准、灵活的突破既有行政区划的教育财政支持制度;二是建设更加公平科学与灵活高效的高等教育财政支撑体系,以有效支撑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和共同富裕的更高要求。三是加快、显著扩大财政性教育投入。未来十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至少要达到GDP的6%以上,全社会教育经费投入要大于GDP的7%。

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必须把培养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键目标任务。发挥教育创新在知识创新、人才创新与文化创新方面的基础作用、战略作用与纽带作用。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与人才为本的教育质量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先必须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与人才强国。衡量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我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包括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需要我们树立人才为本的教育质量观,突出强调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特别重视培养人才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与合作精神。需要我们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中的首要的核心的引领的地位,坚持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性,把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作为必备品格,把创新能力作为关键能力,把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需要全面布局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新论断,反映了要科学处理好全面发展、全面培养、全面评价关系的要求,突出强调了全面培养的重要性。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应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切实培养青少年学生深厚的政治、人文与综合素养;应以全面培养为核心,统筹全面发展、全面培养、全面评价的关系,“五育”并举培养人才;应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切实贯彻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原则;应“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应重视各学段教材知识的前沿性,提高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前沿的教材体系;应积极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加强大学与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合作;应在保障教育公平的基础上重视与实施英才教育,逐步建立中国特色英才教育体系;应在所有学段重视与实施科普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坚实的科学素养与数字技能素养。

需要全面布局“跨学科”“跨文化”“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逐步建立适应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特点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度;应以传承我们党百年教育历程中形成的红色基因与革命文化为引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吸收与融汇中外教育的优秀经验,从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视野大胸怀出发,探索“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实践性教育体系,把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长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相结合,与“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建立信仰,增长才干,守正创新。

需要培养一支富有人民教育家与红色教育家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没有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我们就难以自主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构建融入人民教育家和红色教育家精神的新型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体系,努力培养一大批“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应贯彻“四有”好老师要求,特别是要重视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师德师风水平、科学文化素质与数字技能素养,致力于建设有效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应引导全体教师既扎根中国大地又站在世界前沿,致力于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水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刘复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文刊载于《人民教育》2022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