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对于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认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使命。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现代化,需要对国家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做出准确判断,需要对强国目标模式做出战略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告别传统的以资源掠夺和侵略其他国家为条件的国家崛起模式,而是寻求通过教育开发人才人力资源和推进创新驱动,实现经济腾飞与国家发展的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即“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我们必须在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在统筹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来认识和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在推进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中明确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使命与责任。高等教育现代化一是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二是在提高国民素质和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三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与经验。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通过评价机制、资源配置方式与治理改革将适应原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人才培养体系转化为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以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职业要求为依据,强调市场与社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让高等教育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成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速路,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增强高等教育创新能力,让高等教育成为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科技、人才、创新摆在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我国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把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作为整体发展的火箭头,这也就意味着从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高等学校要把超前发展、主动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职责,主动服务国家的创新战略,承担起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任务。一是要明确创新的目标与方向。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展开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配合国家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来调整、深化高校人才培养与科研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基础学科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上取得突破,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二是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高等学校是我国从事基础研究的主体,我国90%以上的基础研究资源集中在高校,53%的国家实验室、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都建在高校,因此高等教育更要积极主动拥抱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确保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是做好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联动,加快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高校与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两台主引擎,要在相关重点科技领域打破体制机制壁垒,组成联合研发团队,形成研发合力,共同投入到先进科技的研发与转化中。高等教育必须结合强国建设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产需结合、协同创新”的策略,为强国建设和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提供保障和智力资源支撑。
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让高等教育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从柏林大学开创教学科研相统一的先河到毛雷尔法案开始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从“威斯康星理念”到“曼哈顿计划”,再到“硅谷模式”,高等教育总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不断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通过与产业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持续提升治理水平,通过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助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建设一个与经济结构、产业升级及创新驱动相适应、相促进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高等教育不断修炼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功”。一是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高等教育要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如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建设等为代表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参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资源整合逻辑,调结构、搭平台、创载体、建机制,协同建设一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创新高地和高质量的大学科技园区,更好地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服务。二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高等学校要遵循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规律,主动进入到区域经济产业链中,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完善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和机构类型,以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优势学科集群,将自身体系及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契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三是构建服务国家发展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变化,不断丰富政策供给,建立新评价体系,在服务经济社会区域发展中更好发挥高等教育作用。高等教育服务强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明确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分工,形成协同推进的合力。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政府部门主导的评价往往具有高权威性和强导向性。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中央与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职责,我国高等学校的95%属于省属高校。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承担顶层设计、方向引领、法规制定的职责;省级政府具有主导性作用,起到上传下引的作用。政府应更多地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推进地方高校教育结构调整。在投融资结构、校企深度融合、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政府、学校、企业等相关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继续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优化高等教育体系与结构,让高等教育成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速路。随着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新兴一、二线城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与层次结构质量提出了新的需求,区域高等教育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协同效应愈发显著,伴随着整体及区域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和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来临,要求教育服务供给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高等教育体系建构与布局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促使高等教育成为了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速路。一是要健全体系。以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职业要求为依据,以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功能的多样化为目标,构建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相符合的高等教育体系,避免稀缺的人才资源、物力资源的无序竞争和浪费严重。二是优化结构。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高专业与职业的对口率和匹配度的重要环节就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亟待构建学科专业调整与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资源配置和经费投入的联动机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产业调整、就业岗位变化等情况,健全专业预警机制,建立完善“奖优退劣”的激励机制。三是要提高质量。提升质量的重点是人才培养质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通过评价机制、资源配置方式与治理改革将适应原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人才培养体系转化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强调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以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多元化。推动高校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信息、通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技术融合形成的新业态,工业生产方式及商业模式的变革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着绿色、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多学科知识交叉整合与原始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还要紧跟技术前沿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不仅要具 备多学科领域知识交叉整合的能力,还要有优异的领导才能,并在全球视野下发扬创新精神。
建立全面多样开放的高等教育新格局,使高等教育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立交桥。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普及化程度的提高,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深刻转型,亟待建立全面、多样、开放的高等教育新格局,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凸显高等教育在提升全民素质、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特别是在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一是要加强全面性。一个世界大国不仅需要一批一流大学,更需要各类高校的全民发展,要围绕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优质均衡基础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的主轴,逐步形成公立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等共同发展的一流高等教育体系。二是要注重多样性。高等教育应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同质化”走向“多样化”“异质化”,要明晰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多元化教育,扩大继续教育覆盖面,以适应各类群体的学校后教育和学校后学习需要,适应继续教育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趋势。三是要突出开放性。要建立开放式的教育制度,搭建起多元便捷的高等教育“立交桥”,探索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全国性的“学分银行”,打通各类教育机构、行业部门学分互认通道,完善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转换、兑换制度,为每位学习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着力推进高校共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等,架设好联通高校知识创新与居民教育需要之间的桥梁。(李立国,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原文刊载于《中国电化教育》202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