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视点

周光礼: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02.2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关于基层党支部开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活动的通知》,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评价研究中心党支部,新闻学院党委,发展规划处、国医学院筹建办、宁夏国际学院筹建办联合党支部,科学研究处、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党支部,教育学院党委等基层党组织于2022年11月9日下午共同举办线上专题联学研讨会。

研讨会邀请到党的二十大代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修一部主任丁月牙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会长、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总督学顾问瞿振元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执行主任周光礼教授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峰教授主持,近百位党员参会学习。

一、二十大报告中教育方面的理论创新

丁月牙研究员简要介绍了参与党的二十大会议的亲身经历和参会感受,谈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给予高度肯定。新时代十年,教育系统在量和质两个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从量的方面来看,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2.4亿。

从质的方面来看,中国教育体系全面发展,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首先是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现阶段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从10年前的99.85%进一步提高到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在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895个县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7.8%,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进一步扩大。其次是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水平显著提高。在过去的十年中,高校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获奖总数累计突破100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十项中的六项由高校获得;在助力国家攻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技术以及基础的技术发明和科技研究方面,高校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我国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成为有组织科研的主力军,成为引领创新的关键变量。再次是我国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胸怀国之大者,在管理体制、教学模式、育人模式以及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成功探索。教育是民生、教育是国计,新时代十年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为今后五年以及接下来的两步走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瞿振元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全面布局。二十大报告在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总要求的基础上,又分别提出明确的、有重点的具体要求。总体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要求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仔细说来,包括12个方面:

一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明确了义务教育要在已经实现全面“普九”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这是义务教育的前进方向。

二是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这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条件保障。

三是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学前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强化其普惠发展,既体现公平原则,又为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特殊教育的普惠发展,帮助特殊儿童尽最大的可能与正常儿童一样参与学习活动,以达成能适应正常生活的目标,体现着人道和文明。

四是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这与过去的要求有所不同。过去强调普通高中要多样化发展,现在要求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显然是对包括职业高中在内的学校,提出了多样化发展的要求。

五是完善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体现“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不让一个孩子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

六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一个长句的落脚点看似是优化职业教育定位,但是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以强化职业教育定位来统筹“三教”,推进“三融”,实现协同创新。这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非常深刻的影响。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真正做到统筹“三教”、推进“三融”、协同创新,文章非常之大。

七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优势学科建设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在学科建设中,针对我国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任务,要在已有学科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在文字表述上,也不同于我们常讲的“双一流”建设,而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这个表述就不限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但是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核心,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之外还有一些大学和学科,可以是区域的或者省市的一流,也可以是行业的一流,它们虽然不在“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名单内,但是也包含在这句话的含义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鼓励大家争创一流。

八是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现在强调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十分重要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相关的配套政策。

九是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还要进一步健全家庭和社会机制。总之,跟教育有关的各个方面的改革都要抓紧。教材建设更是一件有针对性的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将之作为“国家事权”加以统筹规划,教材建设更应该抓紧、抓实、抓好。

十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学校要靠老师。没有好老师,何来好学校?

十一是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教育问题,而是重要的教育变革问题。如今信息化平台急速发展,教育的数字化建设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的改革上也影响重大。

十二是在涉及人口问题时,提出要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降低教育成本对教育来说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以上12项,都是直接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简单明了,犹如中医治病,扎的穴位非常准、非常管用。

在二十大报告的其他部分中,还有不少与教育相关的要求,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问题、科技创新体系问题、文化建设问题等,都十分重要,需要加深理解。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感到振奋的同时,更要看到责任重大,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准确、深刻理解二十大对教育的要求,全面落实二十大的要求。任务十分繁重,只有更加努力、团结奋斗,才能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周光礼教授向与会代表讲述了他对二十大报告的理解。他认为,可以将二十大报告看成党的一个五年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可以被理解为“两点一线”。第一个点是起点,报告的第一部分实际上是确定我国进入新时代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即过去五年的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变革。第二章和第三章则是确定了终点,即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在第二章的战略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这“六个必须坚持”,实际上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第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第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第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第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第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第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其中第四、第五点就是方法论,意义十分重大。第三章谈的是战略目标,和第二章一道,界定了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愿景。从第四章开始,讲的是12个方面的战略举措,或者是战略任务。周光礼教授认为,二十大报告最大的创新点在于把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单独成章,位置前移。

二、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的战略意义

二十大报告的一个亮点是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在一起,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和规划。这种部署展示了中央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对于优先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周光礼教授深入解读了二十大报告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及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摆在一起,把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和规划的战略考量和现实意义。

周光礼教授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党代会报告进行梳理,发现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定位发生了重大改变。教育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及十五大报告中都被安排在经济领域,而且教育科技人才是放在一起讨论的。这说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里,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那个时期主导的教育价值观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育定位的大转变首次出现在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中。教育不再被安排在经济领域,而是被安排在文化领域。而后的十七大、十八大以及十九大报告则将教育放在了社会领域。科技在这一期间被放在经济领域,人才则从属于党的建设。本次报告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时隔二十多年后,将教育科技人才重新放在一起,且独立成章。周光礼教授认为,这样的安排有三个方面的战略考量。

一是有利于服务两个大局。第一个大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科技、人才、创新的基础正是教育。因此,教育是第一根基。所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二个大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集中体现为国际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霸权势力相对衰弱,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世界发展的动力历史性地转向了东方。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的变局之下,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经济脱钩、科技脱钩和学术脱钩等。另一方面,变局蕴含着新局。开新局的关键在于把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统筹建设。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就可以提高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做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科技脱钩的困境。调查发现,过去我国科学精英的培养依赖于英美名校。在科技脱钩、学术脱钩和教育脱钩的背景下,今后我国紧缺人才的培养则依赖于本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只有统筹安排教育、科技和人才,才能提高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

二是有利于支撑两个中心建设。两个中心指的是世界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创新是第一动力,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在2021年9月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是第一资源。美国学者本·戴维认为,一个国家能否成为学术中心,与该国取得的重大科技发现以及优秀学者和优秀留学生在该国的聚集度息息相关。眼下世界正在形成北美、西欧和东亚三个主要的学术中心。中国如果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高地,成为世界主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要成为世界主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必须统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

三是有利于推进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和创新。因此,高等教育、科技和人才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三驾马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所以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也应该把教育、科技和人才安排在一起。中国产业形态转型升级的趋势也表明,统筹规划教育、科技和人才乃大势所趋。改革开放初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只需要基础教育参与,后来的技能密集型产业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参与,最近的科技密集型产业则需要高等教育的参与。展望未来,中国正在向创新密集型产业进发,建设创新密集型产业需要的不只是简单的高等教育,而是教育科技人才组成的国家科教创新体系。

瞿振元教授认为,在二十大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独立成篇,彰显其重要性。无论是从历史发展来看,还是从现实意义来说,报告对这三方面在国家全面进步中所起的作用阐述得非常清楚,凸显其重要性。教育工作者对此感到振奋。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是党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对执政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在二十大报告中,除了将教育、科技、人才独立成篇外,还有“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也独立成篇。这反映了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对当前应该抓的关键是什么、薄弱环节在哪里、重点工作怎么安排等问题,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体现着抓关键、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布局。

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起,三者都重要,但我们还要进一步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于科技现代化的认识是比较早的。远的不说,就说20世纪60年代,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国家目标,就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当时我们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就有很明确、清醒的认识。显然,科技需要人才,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都需要教育。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时,就把教育和科技结合起来,体现出教育和科技的内在联系。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特别认识到教育的时代意义。2021年4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指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应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这段话,把教育的地位、作用讲得十分透彻,科技要靠教育来奠基,人才要靠教育来涵养,没有教育就不可能有优秀的人才和出色的科研。所以教育在这三个要素的关联中,是源泉,是枢纽。因此,教育要优先发展。现在,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十大报告直接提了13个强国,包括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贸易强国、海洋强国、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农业强国,这些强国目标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如何统筹实施,有计划、分步骤推进,也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处理不好,也会发生系统集成错误。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就是强调教育先行,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和长期性作用。当然,教育先行也不能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具体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总之,以“三个优先”保障教育、发展教育。

丁月牙研究员提到报告第五部分在统筹安排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将教育放在第一位,首先,报告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用了441个字对未来教育在各个领域的任务目标做了精准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教育民生工程,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烦愁的教育问题,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价值追求。教育是民生,只有民生改善,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美好成果,才能进一步认同并投身于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事业,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其次,报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自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进入小康社会后,我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教育成为衡量现代化强国水平的重要指标。二十大提出,新征程党和国家的长远目标和使命任务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体现了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我国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教育本身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又是各方面综合国力的基础。在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实力的形成过程中,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的作用。教育不仅仅是现代化进程的果,还是现代化进程的因,教育通过建设自身而实现建设他者,这正是新时代教育优先发展的底层逻辑,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是科教兴国的内在规律。

从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科技,科技的核心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创新驱动战略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战略,是教育驱动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结合三者的内在关系,进行了三位一体的统筹布局,反映了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强国崛起规律的把握和认识。纵观世界强国的崛起历史,从16世纪开始,全球科学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法国、德国,最后到美国,这一转移过程与当时的教育中心的转移是同步的。因此,第五部分之所以单独成章,教育之所以被放在一个如此突出的位置,是因为这样的布局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要支撑和基础工程的特殊意义、特殊价值和特殊战略,反映了党和人民教育系统的特殊使命、特殊任务和特殊期待。

三、“双一流”高校如何激发创新“第一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瞿振元教授认为,高等学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部、交汇点,一定要在创新这个“核心地位”的事情上做出贡献。我们常说“国之大者”,创新才是真正的“国之大者”。“双一流”建设高校就是要心怀这个“国之大者”,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承担起推动创新的时代重任。

一是对标国家要求,找准问题,勇于改革。二十大报告对科学和技术创新提了很高的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远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我们应当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深入改革。

从大学研发经费在国家科研经费中的比重来看,大学的现状依旧不乐观。中国大学的科研经费一直在增长,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的研发经费相比,我们的大学经费占比还是相当低的。最近,发改委提供的数据表明,加拿大全国科研经费中,包括大学、科学院所以及从事研发的企业的研究经费,大学科研经费占比高于20%,英国高于12%,法国在10%左右,美国是7%,而中国只有5%。显然,中国大学的科研经费是低的。我们希望大学发挥更大的创新作用,但是给大学的科研经费却不足以支撑创新。

从大学方面看,大学在创新方面的优势、强项在基础研究方面,这是世界公认的。但现在,我国大学的科研经费用于基础研究的在40%左右,60%左右在应用研究方面。显然,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

从大学的科学研究组织来看,普遍存在“小、软、散”的问题。小课题、软课题,在空中飘来飘去,既不立地,也不顶天,非常分散。这种情况很难发挥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大作用,因为很难做出大成果、大作为。现在,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了!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解决重大问题,做出重大贡献。但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比如,我们说要解决“卡脖子”问题,一下子冒出许多“脖子”,每个人都说自己研究的课题是“卡脖子”问题,是特别重要的问题。实际上,还是“小、软、散”的毛病在作怪!我们承认我们的科技还落后,各方面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什么是真正的“卡脖子”问题,还是需要通盘考虑、系统思维、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首先要明确举国干什么的问题。过去说要造原子弹,于是举国一起研究制造原子弹;后来说要研发北斗卫星体系,于是举国一起把这个卫星体系建好。现在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让大学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确定重点和确定目标特别重要。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本身要在有组织的问题上进一步统一思想,解决好关键的问题。

我们还要十分注意尊重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特殊规律。基础研究需要长时间积累,需要科研学者耐住寂寞,长时间坐冷板凳,这意味着长时间内都可能做不出成果,没有发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鼓励更多的学者愿意去做这种可能需要长时间坐冷板凳的基础研究,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作用,就需要改变当下在许多方面不适应的状况。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有:①评价体系。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与应用学科、工程技术成果的评价不同,更加突出原创性,成果的形态也不同。②学术文化建设。最近,中央宣传部部长李书磊同志在《人民日报》著文指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针。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不断焕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瞿振元教授认为,这个意见很重要,学术文化建设对学术创新非常重要。③在加强有组织的科研的同时,也要支持自主、自由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在基础研究方面、专利发明方面等适合个人,或者少数人开展的科学研究活动中,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二是要妥善处理好高等学校与产业、科研的耦合关系。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三融”如何做好非常重要。高等学校要分层次、分类型去解决这个问题。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以面向社会办学的姿态,找出适合的“融通、融合、融汇”方法和模式。不能用“一刀切”的办法去解决“三融”问题。瞿振元教授也注意到任正非先生的意见,认为他讲得有道理。任正非说,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要松耦合,不能强耦合。高校的目的是为理想而奋斗,为好奇而奋斗;企业是现实主义的,有商业“铜臭”的,强耦合是不会成功的。强耦合互相制约,影响各自的进步。因此,必须解耦,以松散的合作方式,进行弱耦合。我们要重视这个意见。现在,产业发展的速度很快,产业的半衰期也很短,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非常值得研究。

三是要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并举。首先,科学研究并不只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而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今天,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前所未有,迫切需要理论创新,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都有大量需要创新的事情,需要高等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大有作为,也一定能大有作为。

最后,创新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重大的创新,都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耐得住性子、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瞄准远大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我们还要宽容失败,允许失败,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学术文化,使创新潜能得以迸发,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

丁月牙研究员对“双一流”高校如何激发创新“第一动力”这一问题进行了补充。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时强调了两点:一是人才的自主培养,二是国家战略人才的培养。首先,作为一个拥有超级人口规模和辽阔国土的大国,对于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且巨大的,走独立自主的人才培养道路,提高人才供给能力和调控能力,既是国家急需,人民急盼,也是形势使然、时代使然,更是必由之路、自信之路。对于人才的自主培养,从国家、企业以及社会的人才需求的短板出发,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一任务布局,对于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其次,对于国家战略人才的培养,需要明确国家需要哪些方面的战略人才,才能解决高等教育要往哪方面培养人才等问题。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这七类人才的培养的决策部署,既关系职业教育也关系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高校要促进内涵式发展,在不同定位和特色上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推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学科、人才卓越工程师等已有部署的基础上,对标对表,务实有效推进,发挥教育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作用,发挥高校人才聚集的优势,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好落实。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战略人才的培养,都是主力,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研究型大学与科技创新体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密不可分。

周光礼教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两点补充。首先,“双一流”大学一定要发挥其在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双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良好结合点。全球的科教创新体系都是把国家层面的研究放到高校里面。比如美国就是把大部分国家实验室设在一流大学里,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国家实验室就是一个例子。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一旦脱离了一流大学,它的创新能力将会遭到极大削弱。国外曾有一位教育学家如此说道,大学之所以能创新,是因为它把有创新激情但缺乏系统学术知识的学生和有系统学术知识但缺乏创新激情的老师聚集在一起,从而激发出巨大的创新潜力。当今世界有两大高等教育体系,一个就是刚刚提到的英美高等教育体系,他们并没有将国家级的科研机构独立于大学之外。另外一个体系就是欧洲大陆体系,我国效仿的便是欧洲大陆体系,这一体系的源头是法国。法国设立了法兰西科学院,这就相当于我国的中科院。中科院借鉴的是俄罗斯科学院,而俄罗斯科学院模仿的正是法兰西科学院。现在科教分离的体制在法国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法国将法兰西科学院的科研资源,尤其是实验室,整合到大学之中。这种类型的科教融通制度安排旨在激发大学的创新活力。总的来说,“双一流”高校应当在创新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双一流”大学应当在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之外,建立大学内部的创新体系,即大学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清华大学讲话时谈到了大学创新体系。如其所言,“双一流”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应该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的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出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的的大学创新体系,从而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对于大学如何建成自己的创新体系这个问题,周光礼教授提出了以下四点看法。

第一,必须聚焦国家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到制约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些核心问题,“双一流”大学要组织团队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双一流”大学的强项是原始创新,即基础研究。因此要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加大对学科交叉领域的支持力度。围绕“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不断强化原始创新,强化从“0到1”的创新,从无到有的创新。

第三,聚焦成果转化。目前我国大学产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特别低,不到5%。我国大学收入的第二大来源是学生的学费。但有数据显示,美国公办大学的第一大收入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拨款,第二大收入来源并不是学生的学费,而是科研成果转化为专利所创造的收入。这类收入占美国公办学校总收入的21%。这一对比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不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这一现象。

第四,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个核心词。二十大报告从三个层面阐述了高质量教育体系。一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概念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所谓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指政府必须提供的、以普惠性均等性为特点的一种公共服务。我们以前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狭义地理解为九年义务教育。但现在世界各国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理解已经突破了义务教育的范围。它已经向两端延伸,向下延伸到3~6岁的幼儿教育,甚至0~3岁的托育;向上则延伸到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以及特殊教育。二是普及化高等教育体系,及中学后教育体系。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将这三者放在一起,成为服务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中学后教育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多样性。三是加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卓越学科群体建设,建立科教创新体系。由此可见,高质量教育体系分为三个方面。前两个方面比较重视公平,最后一个方面则是追求卓越,支撑创新。“双一流”大学在此单独成为一个系统,恰好说明“双一流”大学在激发创新中的独一无二的作用。(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原文刊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年01期)